为严把教学质量关,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双提升,4月15日起,我校各学院陆续开展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新开课、开新课教师任教能力评估工作,覆盖全校9个学院80余门课程,通过“材料审核+现场考核”双环节,全面检验教师教学能力,为教学新星和新开课程把脉问诊。
概念解析——新开课 vs 开新课:如何界定?
本专业未曾开设过的课程首次开课的教学视为开新课;由新教师首次承担的课程教学视为新开课。
教学新星亮绝活:OBE理念+创新教法
评估现场,新开课教师需提交教学大纲、教案、试讲PPT等材料,并进行15分钟片段教学展示。部分新教师在试讲过程中巧妙融合BOPPPS教学模型与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案例讲解展现“理论-实践-行业应用”闭环设计,评委组则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件设计等维度严格打分,确保新教师任教能力达标。
课程上新显特色:学科交叉+行业对接
开新课评估突出课程创新性与专业性,教师需通过说课展示课程设计逻辑、专业储备及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确保新课“含金量”。如医学部《土家族药物概论》《宠物中医》等课程将地域文化与学科前沿结合、智能工程学院《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技术》对标企业技术需求、文化与传媒学院《公文资料处理》引入真实政务案例。
闭环管理促提升:动态跟踪+长效赋能
教学能力评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完成考核后的开新课、新开课教师后续将继续通过督导听课、学生反馈持续跟踪教学效果。此次教学能力评估既是一次“质检”,更是一次“练兵”,教学新星的快速成长与新开课程的多元探索,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