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达成2024-2025学年年度目标任务,构建持续改进机制,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和学习成效,教学质量保障中心于3月3日召开校级学生学情分析大会。
教学质量保障中心副主任杨淳予围绕学情调查中,学生学习投入、学习成效、学习兴趣、专业认同、教师教学情况和实习实训情况六个维度,对学校整体的学情调查结果进行了介绍,梳理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重点问题,并对我校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数据进行分析。
各二级学院从学院及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了阐述,结合本院学生家庭背景、学生学情,对学习投入度及成效进行深度剖析后,发现学生对于部分专业的认同度以及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一致认为部分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在实验实训条件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针对学情反映出的问题,各二级学院制定了分年级、分专业的整改计划,明确责任部门与完成时限,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校长马凤余对各二级学院分析的部分结果表示肯定,同时也对整改报告的结构和逻辑提出了修改意见,指出需要找到核心关键点、深挖问题根因。针对部分学院的整改措施,提出了需验证措施可行性及合理性的建议,力求让本次学情分析落到实处。
会议最后,副校长杨凡总结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成效,各学院和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学情分析和研究工作。强化过程管控,推进结果验收,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认真落实大会提出的各项措施和建议,形成合力,建立学情动态监测机制,持续优化教学策略,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精准地把握教学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落实到责任人,限期整改。
本次学情分析工作以集团年度目标任务为指引,以“自下而上、闭环整改”为原则,严格遵循“调研研讨—根因分析—制定措施—整改落实”四步流程。通过整合学生学习背景、学业预警、活动参与等多维度数据,结合国家职教政策导向,重点聚焦“学习动力不足”“实践能力薄弱”等共性问题,力求从课程设计、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未来,学校将继续关注学情动态,将学情分析作为常态化工作,推动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