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构建学生学习成效持续改进机制,我校各学院积极响应,围绕学生学习投入度、学习成效、专业认同度等核心维度,分阶段、分层次召开学情分析大会,深挖根因、精准施策,为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精准剖析,分层推进
财经政法学院于2月24日召开专题会议,院长张高胜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方向。经管系、财会系、法学系分别针对专业认同度低、课程结构单一等问题,提出优化教学方法、重构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等整改方案。学生发展中心建议加强目标引导与时间管理,帮助学生平衡学业与社交活动。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立足“横向一刀切”原则,结合艺术学与工学专业特点,重点剖析教学目标得分低、实训条件不足等痛点。提出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优化课程实践比例等有效建议,计划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评估,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临床医学院创新采用“院、系、教研室”三级联动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两轮研讨。会议聚焦临床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学业预警数据,针对“课后学习投入不足”“专业实践技能薄弱”等问题,提出强化试题库训练、增设临床案例教学等举措,并明确由科教科牵头落实整改清单。
音乐与体育学院则围绕“实践育人”主线,副院长谭卫指出需平衡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体育系计划扩大实训基地规模,增加校企合作项目;音乐系将推行“1+N导师制”与学习策略工作坊;舞蹈系拟通过竞赛选拔与行业讲座提升学生专业追求。
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学情分析大会不仅是问题的“诊断会”,更是行动的“动员会”,通过院级学生学情分析会的召开,各学院将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为我校实现“更好的学习成效与更高的就业质量”年度目标蓄势赋能。